报纸信封
栏目:币卡方圆 时间:2005年2月10日21:33
    读《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有许继轩写的《旧报纸糊制的信封》,许多不可思议的事在当年却是司空见惯的。那时信封一个一分钱,甚至有更便宜的,一角钱12个。但勤俭是美德与时尚,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给陈嘉庚的复信用的是旧信封翻制的封套,这让爱吃地瓜稀饭的嘉庚老人感慨不已。而到了80年代作家冰心发现少年儿童读者给她的信用的是公家的信封时,便深感担忧。可见在过去,在书信年代,小小信封并不小,它牵扯着不少大人物的视线与举止。

  但信封事关的不仅仅是勤俭的美德,对于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有时更多的是生活的必需或无奈,信封是但是精神与情感生活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构成。一分钱在当时是可以维生的小钱,至少它可以买半盒火柴或一两多的盐巴,翻新一个信封或用旧报纸糊一个信封就意味着赢得了上述的物资,很划算的!当时知青用旧报纸糊信封虽然不是人人有份,但也不乏其人。我无意中保留了一个这样的实寄封,近来拿到基础集邮学课堂上用投影仪展示了出来,还真让新的一代的大学生们开了眼界:报纸信封浑身上下全是密密麻麻的铅字,信址与收信人的姓名就用钢笔硬是写在铅字当中,黑糊糊的是小而密的铅字而蓝而大的是手书的钢笔字,泾渭不明,但尚可辨认。封上贴的是8分钱的“延安”图案的普通邮票,销的是1970年的“福建武平中堡”的邮政日戳。现在想起来还蛮配套的,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恰恰是“延安精神”倡导的内容之一。不过知青的报纸信封自然不完全是什么艰苦朴素了,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向现在使用手机发短信的大学生们说得清楚的。

  当年贫苦的知青回城探亲,不少人想方设法参加一些居委会安排的手工劳动以贴补旅途开支,糊信封和火柴盒是常见的,大概要糊几十个火柴盒或上百个信封才有一分钱的收入,写到这里,连我都怀疑是不是搞错了,但没有,当事人大多还健在,大家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厦门知青从闽西山村回厦门过年光路费就是9元左右,该糊多少信封或火柴盒才能弥补或如愿,我不敢想了!
来源:CPI讯 作者:郑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