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了邮票的青春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4年12月9日18:3
  如果把邮票比喻成美女,最初美女似乎来自乡间,那样朴素,那样亲切,娇而不傲,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位接触者都有愉悦的感受,从而人见人爱。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邮票似乎又变成了含羞的少女,只有持有预订证的人才有资格在每年年终时一睹娇颜,然后便被金屋藏娇;而对于广大的普通集邮爱好者,是思之念之而不得亲近。 

  演变到现在,邮票似乎更是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发行方像一位包装商,变换花样,近乎狂热地对邮票这位“美女”进行倾情包装,以期赢得更多人的喜爱,结果“美女”却被打造成有钱有势人家的花瓶。另一方面,总有一些不甘寂寞的人担当着助推器的角色,他们频频竞价,盲目追捧,并努力营造出似乎一人呼百人应的场景,在市场中形成一种炒作的力量。量小品种炒,量大品种也炒;小型张炒,小版张也炒;单版式要炒,多版式也要炒;被市场看好的要炒,不被看好的也炒。炒来炒去,只要有邮票发行就先炒作一下,把邮票助推成充气球,居然飘飘然不再顾及地球的引力。而这些助推者们就像顶气球一样把这些“美女”的价位越顶越高,慢慢地小个子便顶不着,慢慢地只剩下有限的几个大个子不知疲倦地顶,慢慢地只剩一个“巨人”的时候,而此时周围已无人捧场。 

  长此以往,形成两种局面。一是邮票这位本应该大家都有资格欣赏的“天之娇女”被打造成“深宫怨女”,平常人不得见,只知其美丽,不识其容颜。最初也许人们仍然会认为自己是集邮者,但随着距离的日渐拉远,久之久之便对它淡漠了。另一种局面则如同兴致勃勃参加博览会,结果优质的产品根本不让你得到,你买到的都是劣质的淘汰品,追捧的发烧友们除非被烧昏了头,才会继续穷追不舍! 

  对于邮票这位“美女”而言,在人们的打造和助推下,连正常的权利也所剩不多了。邮资凭证资格渐已失去,通信流通领域很难涉足,甚至连与邮戳握手的权利也被剥夺,真正地成了一位“深宫怨女”。而能够获得上述应有资格的,则都是已经“票老珠黄”、身价大跌者。如果邮票也有情感,她会不会为得不到源头活水,孤寂得曲高和寡、无人喝彩而伤心呢?会不会因此而痛恨那些盲目地疯狂炒作她身价的顶气球者呢? 

  发行量800万的“庚申猴”是经历了通信领域的大量消耗,同时又有近乎2000万集邮爱好者的支撑,才拥有了近1500元的价位。如今,发行量在1000万以下的好多邮品连不足300万会员中的很大一批人都无缘一睹娇容,更不用去提市场消耗了。全部积淀下来,又怎会物以稀为贵,怎会身价有增呢?如此浅显的道理,竟被我们遗忘,难道我们不是当局者迷吗? 

  当前的好邮票也实在是太多了,到底谁是最终的花之魁首,群众自有公论,经过公认后的价格凸显,才会是她真正的身价;总想把天下所有的邮票当作美女网罗深宫内,且让她们都能够创造财富,也是不现实的,而喜新厌旧,一味滚动炒作新面世的邮票,则必然把邮市搞得面目全非。还是让世人真真切切地领略每一套、每一枚邮票的风采吧,让邮票得到更多邮人的关爱,她们的美丽才能最终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笔者有一个祈求:不要误了邮票的青春!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康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