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邮票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4年12月13日15:5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我们党的重要文献中,“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虚拟经济”这一概念,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如何看待虚拟经济对邮政、对邮票、对集邮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于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虚拟资本是相对于实体资本而言的一个概念,股票、公司债务等有价证券的出现,使同一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形式。这种以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称之为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不仅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而且包括国家公债和以各种不动产抵押的凭据,还包括金融衍生工具等。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是其价格不是由成本支撑,而是由人们的观念和信心支撑,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经济的虚拟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虚拟经济的基础和核心是虚拟资本。虚拟经济的载体主要反映在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虚拟经济在我国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应该看到,发展虚拟经济是要以实体经济为依托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金融监管工作相对薄弱,这就更要注意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防范过度膨胀而产生的消极、破坏作用。总的要求是,既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虚拟经济;又要重视实体经济,增加物质财富。

  关于邮票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邮政部门来说,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邮政部门长期开办邮政储蓄、邮政汇兑和集邮等业务,这些业务都跟虚拟经济和虚拟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真学习“虚拟经济”理论,研究探讨虚拟经济对这些业务的影响对于促进这些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里,我着重谈一下邮票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问题。 

  1、关于邮票的定位问题 

  1990年11月12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中规定,邮票是“有价证券”;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邮票是“有价票证”。一个说“有价证券”,一个说“有价票证”,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否一致,值得人们关注和推敲。如果说邮票像股票,债券一样是“有价证券”,按照前面的分析,它应该属于虚拟资本,如果邮票属于虚拟资本,那么虚拟资本是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一定事实上收入的资本,而邮票购买者只能用邮票按面值从邮政企业支取邮政劳务,却并不能从邮政企业获得分红。如果说邮票和车票、船票一样,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有价票证”,那么它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于乘车,乘船或寄邮件,超过一定时限就将成为废票。但很多过期的旧邮票在邮市上却价格不菲,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着升值和增值的空间。人们常说邮票是国家的名片,但在法律上究竟如何定位,在今后的邮政立法、修法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说法。 

  2、关于邮票功能问题。 

  邮票通常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在邮政通信领域使用,作为支取邮政劳务的邮资凭证,被贴在信件或包裹上,它只能按面值使用,既不能溢价,也不能折价,这是邮票的基本功能。比如,即使你用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票来寄信,一封平信需要贴上10枚“庚申猴”票,因为当年“庚申猴”票面值为8分,10枚“庚申猴”票面值为0.8元,正好是目前一封平信的邮资标准。这说明“庚申猴”票在邮政通信领域不能升值和增值。二是邮票作为“特殊商品”,在集邮领域流通,它可以背离自身的面值而随行就市。或者溢价、或者跌价,这是从邮政通信中派生出来的功能。同样以“庚申猴”票为例,目前首轮生肖“庚申猴”票邮市价格大约每枚1600元左右,10枚“庚申猴”票可卖1.6万元人民币。用这笔钱回到邮政通信领域邮寄信件,可寄平信2万封。一些投资者购买和收藏邮票,正是看中邮票在邮市增值的功能。货币在有些领域,它只能按面额用于购买人们所需的商品,如家电、衣服、食品等等;而在另一些领域,货币却能生出更多的钱来,当货币在这些领域能“由少变多”时,它已经由货币变成了资本,如果进入证券市场变成了股票或债券,则成了虚拟资本,邮票进入集邮是不是已经成了“虚拟资本”?邮市上的邮票交易算不算“虚拟经济”?邮市上的过度投机炒作会不会产生“泡沫经济”?对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与探讨。 

  3、关于邮票的价格问题。 

  进入集邮领域的邮票的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发行量和存世量的多寡,“物以稀为贵”;二是邮票图案创作设计的精美程度,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有“名家效应”,首轮生肖“猴”票就是黄水玉大师的作品;三是邮票印制的特殊性,一般不能重复生产或多家生产,不能因为大清邮政的“红印花”邮票邮市上价格昂贵就予以复制或重印。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邮票价值关系的虚拟化。如前所述,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它的基本特征是其价格不是由成本支撑,而是由人们的观念和信心支撑,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进入集邮领域的邮票的价格也不是由它的生产成本支撑,而是由购买者的收藏兴趣、支付能力和投资信心支撑,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波动性。比如,“文革”中“小一片红”和“大一片红”邮票,其面值只不过0.08元,其生产成本则更低,但其拍卖价高达10万元和140万元。又如,1997年和1999年发行的面值为50元的金箔小型张邮票,当时有人用高于面值几倍的价格大量收购,如今按面值打六折出售也没人要。集邮市场有它固有的客观规律,邮票价格跌宕起伏,并不取决于它的生产成本,也不取决于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于“购买者信心足不足,邮市上人气旺不旺”。邮市上流行着这样几句话:“一是买高不买低,二是买涨不买落,三是买首不买尾,四是买小不买大。”这是否说明,邮票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观念,信心至关重要,要想解决当前邮市低迷问题,关键在于凝聚人气,恢复信心。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龚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