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邮集喜中有忧 |
|
栏目:邮展指南 时间:2003年10月24日8:20
|
重庆亚展候选展品集邮展览上,展出专题邮集78部,且有3部荣获大金奖,成绩喜人,但存在的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1、老作品仍是主要成分,且有较大改动。
老作品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动,如查道庆的《吸烟》、倪郁烈的《酒》等作品,从编排到素材都有极为显著的提高,给人改头换面的全新感觉,值得称道。郑钢的《喝水》由《水与人类》改变而来,选题未变但在处理角度和叙事方式方面作了革新,避开了撞车风险,也增强了故事性,从导言的“水是生命之源”,讲到“喝什么样的水、怎样喝水”等有趣内容,落脚到具有时代意义的保护水资源上来,在同类展品中独具风格。但也有邮集改得不好,像《天文学与人类》改成《天问》,减弱了标题的清晰度,变得含精其词。《太阳》变成《我的太阳》改为自叙方式,效果不如以前。《自行车》由自叙改成《自行车文化》,最为可惜。南京全国邮展时,这部自叙式的邮集从“称呼和出生地”开始,非常风趣地讲述了“我的成长史—我的家族—我的身体—我与邮政—我与运动—我与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其结尾一章“我该休息了”,安排“睡、梦”两个小节,堪称国内自叙式邮集的佼佼者。这次把“文化”加进题目,结构变成“参观展览—邮驿博物馆—自行车功能—赛场文化—艺术展览—买车—学车—骑车规则—旅游文化—不能没有自行车”,笔者认为,这种改动是一次失误。
2、选题有所出新,但整体没有大的突破。
此次邮展涌现出的新作品中有一些有价值的选题,如《报纸》、《交响乐》、《疼痛》、《心脏》、《血与有关疾病》、《钱》等。《血与有关疾病》是最新题目。这部邮集从人体、医学的大范畴内发掘出来,说明作者具有较强的选题功力,成绩虽一般但未来前景可以预期。其他新作多为陶瓷、汽车、桥、公路、水利、交通等,没有走出传统的选题范围,反映了专题集邮者创新意识的淡薄和发掘能力的欠缺。
与南京全国邮展相比,专题邮集在标题处理上,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如《走近贝多芬》、《走进地图》,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专题素材中没有表现其如何走近,如何走进,况且也不可能“走进”地图里;《当好汽车驾驶员》,讲的不是驾驶技术、交通规则,而是汽车、交通安全方面的内容,可见标题混淆和干扰了选题含义;《人类离不开它—声音》,使用了多余的修饰词。“声音”本来就是人类听觉的反应,不存在离开与离不开的问题,不像水一类的题目,可以说“人类离不开它”;《人与路》也是类似情况,把本来很清楚的“道路”概念任意化,无形中扩大了选题范围,作品中又没有讲全;最难理解的是《花美情深》,乍看标题还以为要讲玫瑰花与爱情一类的内容,结果还是以前的《花与礼仪》,选题内容变动很小,标题有些不伦不类,素材和处理也不怎么样,与其它金奖邮集相比,甚至与有些镀金奖、大镀金奖邮集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3、一种新的现象。
重庆亚展候选展品邮展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即转手邮集较多,如《人类与昆虫的渊源》、《帆船》、《夜》、《鱼》、《狮子》、《声音》等。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原来的拥有者长期从事一个专题,可能难以突破习惯的思维定势,换另外的人来做更容易出新;购买者接手一部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可以加快组集过程,少走许多弯路,不失为一条参展捷径,但需注意应符合国际集邮联的相关规定。
|
|
来源:集邮报 作者:王保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