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草书邮票彰显传世名帖 |
|
栏目:邮票知识 时间:2011年4月12日9:55
|
□记者 魏浩 通讯员 郭艳 文图
论坛背景:
4月15日,中国邮政将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一套4枚,这是我国继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之后发行的第5套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作为甲骨文发祥地、中国书法名城的安阳将举办隆重的邮票首发式活动。近日,由大河报社、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集邮协会主办,安阳市邮政局承办的第54期大河集邮论坛移师安阳,在世界唯一一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书法界、集邮界的专家、学者和当地集邮爱好者、书法爱好者300余人参加了本期论坛。
主讲嘉宾
金玉甫(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书法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
草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写法。从现有资料来看,纯粹的草书到王莽时期已很成熟。
三国两晋时期是章草繁荣的时期,也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期。吴国著名的章草名家皇象,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件最为工整的章草作品《急就章》,可视为当时章草艺术的代表作。西晋名家草书尺牍墨迹,只有陆机《平复帖》保存下来。东晋以后,章草已经不复从前的兴盛,代之而起的是今草。在其发展过程中,王羲之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今草创立了不朽的典范。唐中期的草书在继承前代法度基础上,将草书书写性情的功能推到了一个制高点,字形、章法与以前的草书有很大的区别。宋元时期,在宋四家里,最有成就的是黄庭坚。还有米芾、薛绍朋维护二王以来的草书正统。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也都是很有成就的草书家。
明朝是历史上草书最为盛行的时期之一,大家辈出,比如文征明、祝允明等。清代王铎、傅山、朱耷可以代表这时草书的成就。清代后期的草书日渐衰落。近现代草书一方面继承清末民初的书学之风,在此基础上又加以探索,出现了白蕉、于右任、林散之等一批继承晋唐之风的草书代表人物。
戈中博(河南省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邮展评审员)
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从2003年起,中国邮政以“中国古代书法”为题,陆续发行了篆、隶、楷、行专题系列邮票。将于4月15日发行的“草书”邮票一套4枚,精选了古代名家陆机、张旭、王羲之和怀素的传世名帖。
草书邮票第一图“平复帖”。作者陆机,西晋人,他的传世草书《平复帖》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二图“初月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第三图“古诗四帖”,墨迹本为狂草书。明代董其昌认定为盛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张旭所书。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第四图“自叙帖”,被誉为“中华第一草书”,也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作者怀素。真迹藏于台北“故宫”。以上4枚邮票精选的草书传世名帖,展示了草书的类别,反映了草书笔迹演变的脉络和发展的轨迹,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美学思想深刻而完整的科学性。
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历时9年,精心设计印制,成为书法邮票中的佼佼者。草书邮票用特种宣纸印制,呈现出原帖古色古香的艺术效果。
刘钊(著名邮票设计家、河南省集邮公司艺术总监)
字传文明 邮苑墨宝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和发祥地。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字不仅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也是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发端,是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安阳大地上的有力见证。安阳又是中国书法名城,世界上唯一一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因此,中国邮政特别批准4月15日在安阳举办《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首发式。同时,我省邮政部门还将发行以“字传文明 邮苑墨宝”为主题的系列邮品。该邮品首次将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邮票汇集成册,并收录《中国古代档案》邮票。它从文字的源头甲骨文开始,阐释篆隶楷行草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通过五体书法邮票展示历代书法大家的传世作品,并与安阳的书法作品结合,展示安阳深厚的书法艺术底蕴。它的第二大亮点是首次推出甲骨水晶镇纸,晶莹剔透,透视出甲骨背景和甲骨文“安阳”二字,非常古朴典雅。为展示安阳中国书法名城的艺术底蕴,还首次推出甲骨毛笔、镇纸和墨块等文房用品,并将甲骨文、安阳书法名城、青铜纹饰等元素融入其中,推出独具安阳文化特色的文房用品。还有一个突出的亮点,邮品将三晋爵、司母戊方鼎等工艺制品与邮票进行有机结合,融合并展示了安阳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
|
|
来源:大河报 作者:大河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