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之目的
栏目:邮票知识 时间:2005年6月8日14:6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邮政局为此将于2005年6月28日发行纪念邮票一套3枚和小型张1枚。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1405年至1433年,明朝宦官郑和先后奉明成祖、明宣帝之命,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七次出使西洋,航程远至印度、波斯湾、红海、东非,访问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开了中国直通东非的海上航道。郑和不辞劳苦,出没风浪,屡下西洋,其使命究竟是什么?历代学者有多种说法。 

  一是寻找明惠帝说。《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明史纂修者将去海外查询惠帝,作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这里所说的惠帝,就是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帝登基之初,鉴于诸王兵权过重,拟进行削蕃。致使燕王朱棣公然反抗叛乱,以“清君侧”为名,发兵北京,史称“靖难”。“靖难”之后,建文帝下落不明,传说已逃亡海外。为绝后患,朱棣称帝为明成祖后,派遣郑和下西洋寻找惠帝。此说流传较广,现代学者也有不少同意此说。如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保太监下西洋》一书中称:水乐皇帝(朱棣)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说水乐篡了建文帝的王位,对建文帝失踪颇不安心,怕其逃往国外,将来回国复辟,故派郑和出使海外寻找。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也称郑和下西洋之用意是“以探寻朱允炆踪迹为首”。 

  二是耀兵海外说。鉴于建文帝是否逃亡海外,仅是猜测。在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载日:朱棣兵入南京,建文帝即纵火焚宫并自焚。清初开馆修《明史》,史臣也认为建文帝是自焚的。雍正初,王鸿绪进呈的《明史稿》首附《史例识》一册,论定建文帝既已自焚,郑和下西洋寻找建文帝说,就成为宫中楼阁,故认为耀兵海外是主要目的。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书中云:朱棣富有雄厚心壮志,想通过扬威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受封之目的。李长博在《中国殖民史》书中也称郑和下西洋之动机是“耀兵异域”,别无它意。 

  三是双重目的说。韩振华在《厦门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的《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和陈得芝在《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第3期的《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双重任务》以及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书中等均认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又有经济意图。说朱棣夺取侄儿的帝位,自知声名不佳,故遣郑和出洋宣武异域,使万国来朝并安抚或镇压逃亡海外的的臣民,提高国家威望,巩固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可以开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线,扩大官方对外贸易,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产品换取海外国家的补药、香料和奇珍异宝,满足王公贵族的享用。故郑和统率的船队称“宝船”或“西洋取宝船”。 

  四是七下西洋各有目的说。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的《中国历史纲要》(尚锁著)书中认为:15世纪初,帖木儿帝国崛起,水乐二年(1404年)准备东侵中国,但翌年病死,东侵未成。朱棣于该年6月首次派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联合印度等国抄袭帖木儿帝国的后方,牵制帖木儿帝国继续东侵。”后六次下西洋是“寻找通往西洋的航路,达到通商的目的。”李光壁在《明朝史略》一书中,同意后六次是通商之目的。但对第一次下西洋认为是有三重任务,即“扩大贸易、提高威望和联络印度诸国”。郑鹤声、郑一钧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1983年第1期的《郑和下西洋简论》文中则称:郑和前3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和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建立关系,维护国际和平局势,附带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的问题。后4次主要是向东亚以西的地区前进,开辟新的航道,让从来不与中国往来的海外之国“宾服中国”。 

  以上各家之说,各有论据,但哪种说法符合历史真相,尚需继续探讨,以求得统一的认识。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方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