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邮票销毁未来向好有戏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4年7月9日23:19
  近期,邮人期盼已久的政策终于出台了,国家邮政局作出了销毁部分1992-2001年纪特邮票的决定,销毁面值达30多亿元。此消息一出,令一些业内人士欢欣鼓舞。人们普遍认为,今后的新邮走势会逐步向好。笔者认为,现在下这种结论还为时尚早。

  销毁行动历时两个月,两个月中还会存在一定的变数,上缴的一部分邮票盖销后赠送给中小学生,数量不详,销毁的邮票是什么品种没有公布。1992年-2001年间,国家邮政部门计发行纪特邮票300多亿元,累计315亿枚,此次销毁的仅占两者的10%和9.5%,在这一时段发行的新邮基本上是供严重大于求,目前,二级市场的此类货源比比皆是,一些集藏者手里还有上百套等待出手,这就是目前这些邮票升不到面值以上的客观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收藏邮票的愿望主要取决于“升值效应”,然而就目前来说,尽管新邮发行量已经缩减到900万~1000万套,但由于集邮者流失严重,造成新邮还是供大于求,发行量1000万套的新邮还打折就不足为奇了。全国集邮者新邮预订数几经呼吁就是不公布,对于集藏者来说,没有知情权,新邮发行量的合理控制没有透明度,这一现象不消除,邮票就不会有吸引力。

  对此,邮人有两大希望,一是及时公布全国预订量,还邮人在这方面的“知情权”。二是加强社会对新邮发行量的监督,用社会的力量监督邮政部门合理地控制新邮的发行量,避免“超量发行———销毁”这样的恶性循环。

  尽管新邮销毁了一部分,检验这一决策的直接效果应该是超过发行期的新邮市价应该保住面值或在面值以上,除此之外,说什么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集邮队伍中来,才能保住集邮的自身信誉。否则,新邮成了打折的代名词,谁还会集邮?目前,一些打折票的市价涨了一些,但还未到庆功的时候,毕竟在当前还是抛货的多,买货的少。尽管国家销毁了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在集藏者手里待价而出,有的人对新邮的“恐惧症”至今尚未痊愈,好了伤疤没忘记疼,现在再进货总是心有余悸。这种“赔钱效应”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集邮者,只有在销毁范围内的新邮和近几年发行的新邮均能保住面值,后来补缺者和邮票集藏者才会大举介入,只要纪特新邮市价保持在面值以上,一切才有希望。这一切现在还没有看到,笔者估计,在两个月之内销毁完应销毁邮票之前,集藏者的参与心态是相当慎重的。

  目前,集邮界上上下下都在希望集邮事业好起来,做到国家、集邮企业、集藏者“三赢”,关键是把握住机遇,调整好新邮发行政策,避免竭泽而渔。这样,中国集邮还是大有希望的。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