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亿枚邮票“灰飞烟灭”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4年7月6日17:50

  背景提示:6月25日,国家邮政局在北京集中销毁了1992—2001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此次邮票销毁活动拉开了国家邮政局首次大规模销票的序幕。据了解,在未来两个月内还将销毁面值30亿元的30多亿枚邮票。

邮票价格缓涨—开始回暖

  在北京大规模销毁邮票的次日,辽宁省邮政局对所有省内的库存邮票也进行了销毁。虽然辽宁省邮政局没有对记者透露具体销毁数字,但据业内人士估计,这次辽宁共销毁邮票约1亿枚左右。
  据了解,在邮票销毁的第2天,省内邮票市场邮品价格就开始迅速回升。近日,记者对沈阳太原街集邮市场进行的走访也证实了这一点。据了解,那些被销毁的邮票品种价格明显回升,其它热点品种的价格也开始一路走高。从上周开始,大规模销毁库存邮票的消息就在网上风行。比如1997年发行的面值8元的邓小平小型张,在销毁的当天上午卖4.5元,晚上就升到4.9元,第2天就升到5.5元。而此前,它的最低价格曾经跌至2元。其它未被销毁的邮票也因市场的回暖出现了小幅上扬。

邮票供大于求—经历严冬

  辽宁省邮政局邮品处韩处长告诉记者,全国纪特邮票在1999年前后市场上曾经达到3800多万枚,大大超出了市场需求,这些供大于求的库存邮票在邮币市场上曾经最低卖到2折左右,低面值邮票的大量存在使邮票市场非常混乱,此次大规模销毁库存邮票就是为调控市场,减少低面值邮票现象而进行的。今后,纪特邮票的市场发行量将会和市场需求相吻合。

行动快于一切—恢复秩序

  早在4月下旬,国家邮政局就对各省局下达了封库决定,并提出了封存、清点、造册、上缴的具体要求。各级邮政部门在接到国家局命令的当天就对库存的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进行了就地封存,并立即清点、造册,逐级上缴至省局封存。辽宁省邮政局在接到通知后就封存了全部的邮票,并且在当天就进行了销毁反应相当迅速。据悉,此次销毁的邮票数量占各省局库存总量的94%。
  据悉,此次销毁邮票是为了保持集邮业务的健康发展,调整邮资票品库存结构,解决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在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从根本上遏制低面值销售邮票现象,以恢复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信心。
来源:时代商报 作者:李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