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价值要回归
栏目:每日新闻 时间:2004年7月6日17:41
 国家邮政局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封库、销毁,痛下决心动真格,以求从根本上扭转“低面值销售邮资票品”的局面。

  如果将此举仅仅理解为“救市”和恢复邮票投资者的信心,就还是“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因为邮票的供求是否平衡,不仅与邮票的存世量有关,更重要的取决于邮票的消耗量,包括集邮和用邮的数量。集邮者越多,用邮量越大,则发行量相对可多;而集邮队伍萎缩,用邮量锐减,即使回到若干年前的邮票发行量甚至有的下降,也还会出现相对过剩。

  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重病下猛药,以实现现阶段的供求平衡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邮票的价值回归,从而既保护集邮者、投资者的利益,又保护邮政部门和邮政职工的利益。集邮者作为集邮的主体,本身就是用邮者,但却不同于一般的用邮者。因为邮票打折损害的是邮政和集邮者的利益,而一般用邮者却从中得到了“实惠”,因而他们中的多数人对打折也许无动于衷,甚至窃喜于心,但集邮者就不同了,他们往往集多于用,或为集而用,因而最不希望看到作为主要收集对象的纪特邮票打折。因为打折同样意味着他们手中的藏品贬值,更谈不上“以邮养邮”。而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行为,直接造成了邮市的萎缩。而邮市的萎缩,又加剧了邮票的相对过剩。

  销毁过量的邮票,改变库存结构,促使邮票的价值回归,这是集邮者的企盼。因为邮票销毁带来的市场状况好转,必将使集邮者在享受和创造集邮文化的同时,手中的藏品有望“水涨船高”,保值增值。而他们信心的增长,不仅会给邮市的重振带来福音,而且有助于邮票打折问题的加速解决。

  这里,涉及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纠正邮政的违规经营,为什么要强调提高服务质量。集邮与邮政相辅相成。国家邮政制定纪特邮票发行政策时,应当首先考虑代表集邮者和用邮者的利益,为集邮者和用邮者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片面强调“集邮为邮政服务”。这是搞好这次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葛建亚